日前的一天,某机关的陈某手拿着一个工商银行的外币存折神情沮丧地来到西城区月坛派出所报案,称自己被人骗走了6万余元人民币,只剩下一个被拼接过的废存折留在手里。
原来,陈先生的爱人近日到美国留学,不久前打来电话要陈先生尽快筹集10000美金汇到美国以交纳学费。一时间到哪里去找这么多的美金呢?陈先生内心焦虑万分,他首先想到的是先去银行把近年来积攒的6万块钱取出来,再想办法找人换成美元。于是他便只身来到位于礼士路地铁口处的工商银行。在银行门前,一个身穿白衬衣的男青年,迎面拦住了他,“大哥,换美元吗?”“怎么换法?”“1∶8.6,您看怎么样?”陈先生早就听说过银行门口常有“切汇”的,而且私自兑换美元亦是非法的,但此刻对美元的渴望使他顾不上这些了。
“你有多少美金?”
“我这儿有7000美金,”“白衬衣”答道。
陈先生一听这可巧了,银行里存的人民币正巧可以兑换7000美元。
陈先生为保险起见,要求白衬衣当面把美金存入银行,然后双方交换存折。“白衬衣”马上答应了,并用手提电话致电其“表哥”,让其40分钟后携带7000美金来银行门前见面。
问题便是出在这张存折上。陈先生充分信任银行的存折,却不知存折也可以造假。
这40分钟时间里,“白衫衣”的同伙表哥赶到附近的礼士路工商行某储蓄所迅速用假身份证存入7000日元,从而得到一张印有7000日元存款的存折。之后又马不停蹄赶到另一家储蓄所存入10美金,得到了另一张盖有礼士路工商行某储蓄所红色印章以及美金储蓄字样的存折。“表哥”将日元存折的内芯撕下,精心粘贴在美元存折外壳上,二者合而为一,如果不仔细观察,外行人真看不出破绽,以为这就是一张存有7000美元的存折。
看到这里,细心的读者会问,难道银行美元和日元的存折没有区别吗?工商银行现在使用的储蓄存折中,人民币存折是红色外壳,而外币则统一使用蓝色的外壳。具体到美元与日元存折的区别上,只是在内芯币种编码上各不相同,只有熟悉银行业务的人员比较容易区分。“白衬衣”和“表哥”正是看到了这里的漏洞,不择手段地钻了空子。
等待的时间,陈先生又叫来朋友李先生帮忙。40分钟后,“表哥”赶到,双方计算好兑换的金额后,陈先生独自一人去提取6万元人民币。“白衬衣”则在李先生的监督下来到外币存款窗口,当面以陈先生的名义存入7000美金。之后,双方一同走出银行来到复兴门立交桥西南侧的街心公园里,相互交换存折。此时“白衬衣”从皮包里掏出的,则是事先经过了拼贴的假存折。
当天下午,唯恐夜长梦多的陈先生赶到银行准备将美金取出时,方知上当受骗。
经过银行工作人员的点拨,陈先生发现这张假存折其实漏洞百出。
事后,陈先生说:“当时我曾要求存入美金时在存折上设密码,‘白衬衣’死活不同意。如果设了密码,他就取不出钱来了。”不过话又说回来,犯罪分子能以你的意志为转移吗?设了密码,他岂不是被你“骗”了,他又怎能将钱骗到手呢?
看了这则真实的案例故事,您又有何感想呢?如果陈先生不去参与这种非法换汇活动,他会白白损失6万元钱吗?如果银行外币存折的区别再分明一些,让老百姓能够一目了然,犯罪分子还会有漏洞可钻吗?教训不能只让陈先生一人吸取,但愿您不会再步其后尘。